答: 书名作为小说的重要“门面”,确实具有吸引读者的关键作用。然而,许多书名不起眼的作品同样能获得成功。因此,书名应避免过于文艺,最好能够直接点出文章的核心内容。例如,在一本玄幻小说中,如果主角穿越到了异界,书名就不应选用像《花开百日红》这样文青气息浓厚的名称,反而可以选择《XX异界逍遥记》这种更具直观性的标题,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内容。
如何使简介和开篇吸引人,让读者进来后不想离开?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理?
答:
每本书都有其吸引读者的重点,比如主角的特殊能力或显赫背景,或是现在流行的“高手下山”情节。抓住主角的独特之处,将其写入简介即可。
避免使用诗词格式的简介,这种格式往往成功率很低。
简介应尽量突出小说的重点内容,避免写一些华丽但无趣的美文或制造仇恨的情节。如今,这种做法已不再适用。
举例来说,如果一本都市小说的主角是个平凡人,拥有透视眼作为金手指,简介可以写成:“XX获得透视眼,从而开启了他的风流人生。”这种写法虽然不显得过于严肃,但能够让读者一眼看清小说的核心内容。
对比两个简介:一个是主角获得强大能力,踏上成功之路;另一个则提到主角获得能力,但远处的星系正有一颗流星向地球逼近,主角面临巨大威胁……前者是比较正常的简介,而后者却给人一种负担。网文读者往往希望看到主角的成功与荣耀,而非一开始就承受危机。若简介提到危机,往往会让读者感到困惑,期待感也会因此被削弱。
答: 作者可分为定制型和展开型:定制型作者在大纲框架下游刃有余,而展开型作者则可能因为大纲而感到限制,难以发挥创造力。
定制型作者自我管理能力强,而展开型作者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。对于后者来说,拥有一个清晰的大方向即可,其他部分可以自由发挥。因此,建议大家在写作前思考自己是否常常产生灵感。如果是展开型作者,大纲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。无论是定制型还是展开型,双方各有优势,然而对于展开型作者来说,过于严格的大纲可能导致创作的困难。
因此,大纲可以有,但不是必须的。网络文学本身就是自由创造的产物,当作者对全文的整体把控较强时,详细完美的大纲便显得不那么必要。
答: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受是不同的,作者写时觉得生硬并不代表读者也会如此。只要情节继续发展,人物刻画可以逐步练习,这与笔力和词汇量有很大关系。
答: 每个题材都有其重点。争霸文专注于争霸,复仇文则侧重复仇,竞技文自然要强调竞技,这才是读者关注的焦点。理论上,每种题材的小说都应保持纯粹,集中于主要内容,偶尔插入一些无关的情节只是为了调整节奏。
可以参考林海听涛的作品,围绕主题展开,穿插任务与人物,借助媒体角色增强比赛前的期待感,再进行剧情的反转。这是一种套路化的写作模式,容易复制,竞技文作者可以借鉴,其他题材也能从中获得灵感。
答: 每次场景转换都应讲述到一个适度的程度。小说不是电影,每个场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。至于生硬的问题,其实并不存在,自然的场景转换应该无缝衔接。如果上下情节讲述的不是同一件事,则需特别留意,确保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。
一般来说,讲完一个小故事后再接另一个,确保每个小故事围绕相同主题进行。避免东拉西扯,一旦故事线断裂,场景转换就会显得生硬。这是大局观的问题,若天赋不足,需通过练习来提高。
答: 小说的内容和背景多变,但目标受众是地球人。因此,故事应保持真实感,避免过于夸张,确保代入感。
开篇的代入感在于设置故事情节,能够迅速引入第一个小故事,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开始。很多新作者常常在开篇浪费笔墨,描写无关紧要的内容,比如主角的背景或世界观的设定。这些都是失败的做法。成功的开篇应在短时间内引入矛盾冲突,让读者快速进入故事。
答: 这主要还是一个笔力的问题,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多看、多练、多学,别无他法。
答: 画面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,而“主心骨”是小说的灵魂,也即主线。主角的目标是什么?无论是追求爱情、复仇还是征服宇宙,都需给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。
明确目标后,主角要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。每一个配角都是主角成长道路上的调味品,主线与支线的交织,使得故事的层次更加丰富。
答: 谁说一定要使用主角视角呢?小说的爽点多种多样,第三方视角也是常见手法。当主角做了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情时,可以通过配角的反应来彰显主角的出色表现。
每个配角,尤其是重要角色,都应该有心理活动的描写,比如反派如何看待主角的强大,正派则是如何崇拜主角。除非是第一人称,否则第三方视角是无法避免的。
答: 依旧是多看、多学、多练。文字是能通过实践获得熟练的工具。就像学习英语一样,只有通过反复记忆,才能在需要时自然地回忆起相关词汇。
例如,描写一位董事长的办公室时,是否需要详尽到每一个摆设呢?重点应放在办公室中的突出物品,如办公桌后面的画作或办公室一角的雕塑等。过于繁琐的描述可能会让读者感觉是在“注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