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个步骤快速构思一个长篇小说
尝试用一句话凝练出你的故事核心。例如,《花千骨》可以概括为:“女徒弟与师父之间的虐恋。”尽管小说中角色众多、情节复杂,但主线始终围绕花千骨与白子画的爱情展开。再如,《琅琊榜》则可简述为:“赤焰军幸存者的复仇权谋之路。”
那么,为什么要用一句话概括故事?这有助于提炼出故事的主线和类型,帮助作者时刻明确所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。《花千骨》的主线是女徒弟与师父的爱情,类型为“虐恋”。在这部小说中,除了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外,还涉及其他恋人如紫萱对白子画的倾慕及杀千陌对花千骨的感情,而所有的矛盾均源自于花千骨与白子画之间的情感纠葛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说中的每对情侣都经历了悲剧,没有一对以美满结局收场。
相较之下,《琅琊榜》的主线是赤焰军幸存者的复仇。梅长苏的每一个决定都围绕复仇展开,甚至他与郡主的爱情也因复仇而显得痛苦。在结构上,他们的情感同样为主线服务。作者清晰地意识到,这是一部复仇小说,而非单纯的言情作品,因此言情元素仅起辅助作用。同样,主题上,它强调权谋而非武侠,故事中的对抗主要依靠智慧而非武力。
因此,作为作者,能够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概括出自己的故事,是创作优秀类型小说的重要前提。这句话应包含故事的主线和类型,并成为你创作过程中的指引。
明确故事的结局至关重要,因为它代表着作者的目标。当故事发展至结局时,作者的使命便得以完成,整个故事也随之圆满。在《花千骨》中,最终结局是白子画与花千骨隐居;而在《琅琊榜》中,梅长苏成功为赤焰军平冤。这些作者从一开始就清晰地设定了故事的结局,从而确保每个场景和事件都为之服务。
当然,有人可能会提到卧底小说中,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谁是卧底。确实如此,但我们都能预见到,这类小说的结局必然是卧底被揭露。因此,所有伏笔都是为了最终找出卧底这一目标而铺陈的。
在故事中,正派通常是主人公,而反派则是其对手。反派可以是人,也可以是自然灾害、猛兽等任何阻碍主人公实现目标的力量。
识别主人公与反派对于故事发展至关重要。在前一步我们已确定了故事的结局,也即是主人公的目标。明确目标后,主人公需要找到达成目标的路径。例如,要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,除了努力学习参加考试外,还可以通过科研让学校主动录取。
在写作时,作者需要为主人公设计一个策略,以战胜反派,实现目标。例如,在《琅琊榜》中,梅长苏的最终目的是为赤焰军平冤。为此,他制定了几个关键步骤:1. 辅佐萧景琰登上太子之位;2. 让萧景琰成为皇帝;3. 促使萧景琰重审赤焰军案;4. 赤焰军案平冤,故事结束。在这些大步骤中,作者还细化了具体策略,比如辅佐萧景琰成为太子期间,需要击败的对手包括太子和萧景桓。
因此,在构思故事时,务必找出主要的正派与反派,并为正派制定战胜反派的详细计划。
4、为主角设计一系列重大难题
在前面的步骤中,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主角战胜反派的计划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对这一计划进行细化,使其成为一个天衣无缝、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案。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主角设定一系列的难题和障碍,从而引入配角的角色。
以《琅琊榜》为例,梅长苏的目标是为赤焰军平反,他的计划是辅佐新帝登基,让新帝重新审视此案。因此,男二号萧景琰应运而生。然而,萧景琰的登基之路绝不能一帆风顺——这时,太子和萧景琰的两个反派角色就出现了。主角要与这两位对手较量,自然不能轻易获胜,他们也需要有支持者,因此其他配角随之登场。同时,主角在执行计划时,单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,他需要伙伴的帮助,于是更多的配角便逐渐形成。这样,故事的大致雏形和所需任务也就显现出来。
所以,构思一个故事时,不必局限于先构思人物,而应该先设计故事的框架与计划。一旦确定了故事的计划,执行与阻碍这一计划的人物自然而然会出现。而如果没有清晰的故事计划,或者你的计划过于平庸,就需要为主角设置越来越大的难题,让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一系列行动,这样故事也就随之发展起来。
如果你严格按照这四个步骤构思故事,那么在三天内完成一个故事将不再是难事。掌握这种方法后,你甚至可以批量创作故事。
当然,让对话充满冲突的方法可能不止这四种,大家也可以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总结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