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世界观是第一步呢?很简单,同一个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世界观中,其走向会完全不同。只有明确了世界观,你才能确定故事发展的逻辑。例如:
如果你的现代仇杀故事中,主角最终没有被捕判刑,而是成为了江湖传说,这就不符合逻辑。
此外,一些脑洞设定也需要在这个阶段完善,以确保后续剧情的合理性,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不知如何继续的困境。
所有故事都是由角色演绎的,没有角色就没有故事。正如有句名言: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不同的角色会对同一个抉择做出不同的决定。
以A复仇杀掉B的故事为例,假设有一个目击者C:
同样,如果B对A做了天怒人怨的恶行,极富正义感的C可能会拒绝出庭作证,而怕事的C则可能因为害怕国家的惩罚而出庭作证,但心里并不愿意。
世界观和人设决定了人物的行为逻辑,因此在确定世界观后,人设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。
故事核是对整个故事的简洁概括。曾经我对故事核的概念感到困惑,后来通过思考和学习,我的理解是:故事核就是一句概括你故事核心内容的话。
以A复仇杀掉B为例,故事核可以是:“A为了报仇杀掉恶贯满盈的B,最终通过万民的请愿得到从轻发落。”
故事核往往源于个人的阅历或曾观看的影视作品,因此积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。
故事节点类似于桥梁的桥墩,支撑着整个故事的结构。确定故事节点可以帮助你建立故事的大纲。以下是一个适合新人的节点设定方法:
目标: 主角想要实现的目标。
阻碍: 主角遇到的阻碍。
努力: 主角为了克服阻碍所做的努力。
结果: 主角努力后的结果,通常是失败的,以增加故事的戏剧性。
黑暗之夜: 主角因为失败而陷入低谷。
转折: 使主角得到转机的新变化。
高潮: 主角与反派的最终对决,所有铺垫在此引爆。
结尾: 高潮后的结局。
通过这种方式,你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。
有了世界观、人设和故事骨架,接下来就是为故事填充细节。你需要根据现有的逻辑条件,推导出两个节点之间的具体发生过程。
例如,在高潮部分,A为了杀死B做了哪些准备?他的计划是什么?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碍,又是如何克服的?
每一个内部小事件也可以通过刚才的节点方法进行扩展,不断地深入细化。
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组织思路,避免一开始就莽撞地写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