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货】小说必知的基础知识点
小说
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为中心,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,是四大文学形式(散文、小说、诗歌、戏剧)之一。
分类
根据篇幅和容量,小说可分为长篇、中篇、短篇和微型小说(小小说)。按体裁可分为章回体小说、日记体小说、书信体小说、自传体小说等;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。
小说的三要素
- 人物形象(核心)
- 故事情节(骨架)
- 典型环境(依托,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)
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,进而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文章的主题。
人物形象(典型人物)
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,描写角度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。
- 正面描写:包括心理描写、动作描写、语言描写、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。
- 侧面描写:通过他人的言行反映人物,亦称为侧面烘托。
故事情节
故事情节指作品中事件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。其情节结构一般为:(序幕)- 开端 - 发展 - 高潮 - 结局 - (尾声)
- 开端:交代背景,为后文铺垫。
- 发展:刻画人物,反映性格。
- 高潮:表现冲突,揭示主题。
- 结局:深化主题,留给读者思考。
叙述方式
- 时间顺序: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。
- 并叙:同时发生的事件交替叙述。
- 倒叙(回忆):先讲结果后讲原因,或者通过回忆揭开谜团。
- 插叙(支线剧情):
- 插在开头:前奏,交代故事背景。
- 插在中部:为主线剧情铺垫的支线情节。
- 补叙:又称追叙,通过几句话或一段对话对前文的人或事进行补充说明。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,关键之处,缺少补叙可能会导致情节漏洞,使故事难以理解。
环境描写
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背景的描写,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。
- 自然环境描写:涉及时间、地点、季节、气候及动植物的描写,反映自然界的景物。
- 作用:渲染气氛、衬托情感、预示人物命运、揭示社会本质、推动情节发展。
- 社会环境描写: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建筑、场所和风俗等。在环境描写中,社会环境是重点,揭示复杂的社会关系,如人物的身份、地位和成长的历史背景,对人物性格和文章主旨的把握至关重要。
- 作用:体现时代背景、反映社会关系、交代故事背景、揭示社会本质、铺垫后续内容、揭示人物性格。